哈嘍黑粉們,歡迎來到黑馬公社
最近,因為《掃黑風暴》的熱播,超前點播再次成為了大眾討論的熱點。
就連人民網還專門發(fā)文批評“超前點播”的現象。
要問黑馬什么看法?
其實,黑馬挺能理解的,因為國內三大視頻平臺的確連年虧損。
像愛奇藝,根據其公布的2020年財報顯示,虧損了70億元。
騰訊視頻和優(yōu)酷,沒有查到相關數據,但也是有跡可循的。
根據去年發(fā)布的財報,騰訊視頻2019年虧損了30億元;阿里巴巴在年初發(fā)布的財報顯示,2020年第四季度,阿里大文娛虧損了23.87億元。
黑馬能理解,一直虧錢,心里也會很著急,有些方面自然就顧不得了。
首先是覺得會員費低,于是上調會員費。
愛奇藝單月會員從19.8元漲到了25元;騰訊視頻也宣布漲價,連續(xù)包月價格從15元漲到了20元。
即便如此,這個價格,他們可能認為還不夠。
想想國外的奈飛,一個月會員折合人民幣都已經是近百元了,現在我們這邊,一個月的會員費均價也就20元左右。
這也難怪,三大平臺紛紛控訴我們“低廉”的會員費。甚至有時候都讓黑馬覺得,是不是我們會員費給低了,才讓這些視頻平臺虧損的。
但奈飛什么情況?三大視頻平臺你們不清楚嗎?
最起碼的會員體驗上,就不會有“專屬會員廣告”這么掉價的東西。
內容上,奈飛有《紙牌屋》、《馬可波羅》、《超膽俠》等熱門ip,可以持續(xù)為奈飛造血。并且奈飛還有著諸多優(yōu)質資源,在2020年美國電視界最高獎項“艾美獎”提名名單上,Netflix就以160項提名霸榜。
“愛優(yōu)騰”在資源上有什么優(yōu)勢嗎?大家都是買流量劇吸引用戶,甚至為了買到流量劇,不惜出極高的價格。
比方說,“晚點LatePost”此前曾寫道,2016年優(yōu)酷與騰訊視頻爭奪《如懿傳》,騰訊砸下了13億元的天價買下了獨播權。
誰家上大ip、有流量明星,用戶就會被帶過去,惡性爭搶版權,也讓這些視頻平臺成本高居不下。
在奈飛上能買到的是10年的經典ip,國內會員相較而言,一般只是曇花一現的流量劇。
其次,國內會員價格真的便宜嗎?
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20年全國居民人均收入是32189元,人均月薪2682元,愛優(yōu)騰會員每月15元-25元左右的價格占比也在0.93%以下。
Netflix會員價格8.99~13.99美元/月,按照美國人均月薪3500美元算占比不過0.39%以下。
這會員費,上漲過了,還在虧損,并且還挨罵,于是視頻平臺弄起了超前點播。
比較早的超前點播,是在《慶余年》出現的。開了會員,想要繼續(xù)往下看,還得花錢購買集數,用戶自然不開心。
這本質上就是損害了原有會員體系的權益,變相漲會員價格。
這就讓人很難受了。
原本你告訴我,開了會員后,就能享受各種權益。而后,你又告訴我,需要花費更多的錢,才能解鎖全部權益。
更騷的是,即便我花了更多的錢,買了集數,我還不能買自己想看的集數,然后還美名其曰是為了劇情的連貫性。
花錢觀看內容,理所應當,正正當當花錢,我想在如今版權意識濃厚的當下,用戶也不會有太多的抱怨。
真正讓用戶厭惡的是,自己就像是韭菜一樣被割了。
視頻平臺長期的割韭菜,在用戶體驗上卻沒有太多的進步,也引來了輿論的反噬。
在輿論之下,愛奇藝和騰訊視頻已經發(fā)布宣告,宣布即將修改超前點播的規(guī)則,允許用戶選擇購買任意集數。
視頻平臺呢,也不必抱怨用戶太摳搜,不愿意花錢,更別嫌棄自己的會員價格低。
就拿手機來說,10年前的小米、華為等國產廠商如果把手機賣到和iPhone一樣的價格,一樣會被罵、被噴。
但是10年后的今天,無論是小米還是華為等國產廠商,不乏價格比肩甚至超越iPhone的手機,雖有人罵,不過支持者也多了。
內容做好了,用戶會看在眼里,就像是愛奇藝的《迷霧劇場》一般,質量好了,口碑自然高。
不過至少現在,你們好意思漲價,弄超前點播嗎?如果是我,我肯定不敢。
